【落實進行時·高質量發展在晉城】沁水縣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
實施“五大行動” 深化“五大改革” 建設“八大項目”
本報訊 近日,沁水縣印發“十四五”教育優先發展規劃。規劃指出,要大力實施“五大行動”,不斷深化“五大改革”,加快建設“八大項目”,積極優化學校布局,全面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。
實施“五大行動”。黨建統領培樹品牌行動,把黨的政治建設貫穿到教育工作全過程,精心打造“智慧型”支部書記“領頭雁”品牌、“工匠型”班子隊伍“精”字品牌、“雙二”黨員活動日“黨建+”融合品牌、支部“雙積分”管理“陽光引領”品牌、“雙劍合璧”教師隊伍“黨員名師”品牌“五大品牌”。清廉學校創建行動,把廉潔文化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,推動形成清廉文明的校園風尚。全省“優質·特色教育雙一流縣”創建行動,全面對標省、市一流,打造全省“優質·特色教育雙一流縣”,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。 教育信息化提升行動,積極推進“互聯網+教育”,“十四五”期間,進一步優化全縣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基礎設備,實現智慧黑板班班全覆蓋,推動實現數字校園全覆蓋,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?!半p減”提質增效行動,全面減輕教師不必要的非教負擔,以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突破口,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陣地,逐步建立和完善“雙減”政策長效機制,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。
深化“五大改革”。新中高考改革,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,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,深化基礎教育評價改革,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,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有特色發展。校長職級制改革,建立起符合中小學教育特點和校長成長規律的新型管理體制,形成公開、平等、競爭、擇優的用人機制,加快培養和造就一支精通教育、善于治校的高素質學校領導干部隊伍。督導體制機制改革,以促進教育公平,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為目的,建立不斷督促、持續監督、公平評價的教育發展監測評價體制和督導問責機制,規范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行為。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,加強師德師風建設,創新師德教育,完善師德規范,全面提升教師素養,完善教師激勵機制,全面落實鄉村教師鄉鎮工作補貼等政策,努力提高教師待遇。教育評價制度改革,堅決破除“五唯”傾向,落實我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工作措施,完善教育評價體系,積極推進第三方教育評價。
建設“八大項目”。幼兒園建設項目,總投資29410余萬元,包括和園、杏園、桃園、新城、徐家莊5所新建和端氏第二中心幼兒園1所改擴建。小學建設項目,總投資45303萬元,包括定都二期、新城、桃園、徐家莊4所新建和西關、實驗、東關3所小學的改擴建。初中改擴建項目,總投資6528萬元,包括示范初中、龍港初中、城鎮初中、端氏初中4所初中改擴建。高中校園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目,總投資6465萬元,包括沁水中學、沁水二中、職業中學3所高中改造提升。中小學薄弱環節改造提升項目,該項目總投資1824萬元,為全縣部分中小學配備智慧黑板,為定都小學配備數字校園設施,為全縣中小學校教室安裝防眩讀寫專用燈和定向投射寫板專用燈,嘉峰小學改造操場面積4180平方米。職業中學煤層氣產業綜合實訓基地建設項目,總投資53000萬元,在職業中學新建一棟實訓樓,購買實訓儀器76臺;在嘉峰鎮臥虎莊村建設一個綜合實訓基地。青少年活動中心綜合項目,總投資4800萬元。智慧教育建設項目,總投資4500萬元,完成城域網改造,建設縣校兩級教育云平臺,全面推進智慧校園建設,構建智慧教育學習環境,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。
優化學校布局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全縣學校布局按照就近就便服從就優的原則和中學向縣城聚集、小學向鄉鎮以上集中的要求,加快教育重點工程建設,逐步形成幼兒園“8+N”,小學“7+N”,初中“4+N”,普通高中2所,職業中學1 所,特殊教育學校1所,青少年活動中心1所的格局。幼兒園“8+N”,即:在縣城規劃8所幼兒園,和園幼兒園、新城幼兒園、徐家莊幼兒園、東關幼兒園、新樂幼兒園、龍鳳幼兒園、桃園幼兒園、杏園幼兒園;“N”是每個鄉鎮辦好1所公辦幼兒園。小學“7+N”,即:在縣城規劃7所小學,新城小學、徐家莊小學、東關小學、實驗小學、西關小學、桃園小學、定都小學;“N”就是在每個鄉鎮辦好1所標準化寄宿制小學。初中“4+N”,即:縣城規劃4所初中,示范初中、城鎮初中、龍港初中和沁水二中初中部;“N”就是根據生源情況,在鄉鎮保留N所初中。
?。ㄇ貛洠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