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子飄香
“谷子好,谷子好,谷子是太行山上第一寶?!甭犞枧_上孩子們稚嫩的朗誦聲,我的心里生出無限感慨。是啊,谷子好,谷子何止是太行山上第一寶呀,谷子是莊稼人心里的第一寶啊。百度百科上講,谷子,古稱稷、粟、亦稱粱,一年生草本。稈粗壯,狹長披針形葉片,有明顯的中脈和小脈,有細毛,穗狀圓錐花序。每穗結實數百至上千粒,籽實極小。谷穗一般成熟后呈金黃色,卵圓形籽實,去皮后俗稱小米。
每年春天,一到播種季節,布谷聲聲唱,莊稼人便開始播谷忙。若是播遲了,谷子在秋天未成熟前有可能會受到輕霜凍的危害。莊稼人依據多年種谷子的經驗都了解,經歷輕霜凍后成熟的谷子灌漿不會飽滿,產量也會跟著降低。
依稀記得小時候看大人們播谷子的情景,前頭有人牽牛,后面的搖耬老把式搖著耩谷子用的木耬,不緊不慢,一步三搖,走得勻稱結實。耩谷子的把式都是由村里上了年紀有經驗的人擔當,一般年輕人是沒有資格的。耩谷子時,前面牽牛的人也要有眼力,特別是在轉彎抹角時,配合得好,后面的搖耬者能省下好多勁兒。耩谷子的人后面還緊跟著兩個人,每個人拉著3個用粗糙的砂石做的砘子。砘子碾壓的目的是不讓壟溝里的水分被春風吹干,使種子和土壤結合得更加緊湊,這樣容易發芽。村里的老人們說,種谷子以砂石地為宜,不宜黏土地種,含磷程度高的地最宜谷子生長。
谷子長出來了,母親就會找出短柄的薅鋤去地里。她手里拿著薅鋤,或蹲或跪在谷壟上薅呀薅。每一株谷子都要細致地照料,鋤草松土,一株一株。經過母親的辛苦打理,谷子苗從起初的兩片葉子中不斷鉆出一對又一對的葉子,一直到長出一個毛茸茸的谷穗。有一年剛下完雨,母親就到地里薅谷子,因為地太潮濕,勞作時間又長,竟然落下關節炎的毛病。
一個長長的夏天過去了,谷穗們的重量在不斷增加,沉甸甸的谷穗累彎了谷子苗的腰,也累彎了母親的腰。
秋風吹來,谷子成熟了,顆顆飽滿,它們謙遜地垂著頭,身披葉子盔甲,香氣彌漫田野。金燦燦的谷穗造型,喜悅著莊稼人的心。寬闊的曬谷場上,陽光使勁地搖曳著光芒,明媚的谷穗把秋天的日子照得又明又亮。那一粒粒的金黃里藏著莊稼人多少辛苦、多少汗滴、多少心愿呀。
谷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,關于它的故事講也講不完,數也數不清。
小時候的母親經常挨餓,缺吃少穿。有一回外祖母外出挖野菜餓暈在路上,是鄰居家送來的一個谷子皮拌野菜窩窩,把她從昏睡中喚醒。
有一年種谷子的時候,母親去給在地里耩谷子的人們送飯。一大早,母親肩上擔了8個黑黝黝的陶瓷大飯罐,急急忙忙走在山路上。一不小心,右腳被橫在路中央的一根藤蔓絆倒,扁擔從肩膀落下,飯罐打翻,稀飯灑了一地。那是一罐罐很稀的小米粥呀??粗鴿L落在泥土中的那些金黃的米粒,母親流下傷心的淚水。
“谷子好,谷子好,吃得香,廢得少。磨成糊糊攤煎餅,滿身窟窿賽面包?!毙r候母親常為我們做香噴噴的小米干飯。母親把小米熬熟,放上花椒胡麻油熗上蔥花,小米干飯做好了,滿屋子的香氣。稠粥也是小米的杰作。把洗好的浸泡過的小米倒入水鍋中,大火煮沸后轉中火煮。母親每隔一會兒用勺子在鍋里攪拌一下,防止小米粘鍋底或糊鍋。最后小火慢燜,做出誘人的小米稠粥。
谷子與我們祖祖輩輩相偎相依,我們的心靈從小受到谷子馨香的洗禮。每一穗谷子都是一首純潔的小詩,小小的谷子,圣潔了大地,給予了我們愛的氣息,讓我們學會了珍惜。
袁秀蘭